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开办一家公司,就可以说是成功人士了。如果还能把公司做到世界五百强,那就是牛人了。
有这么一个人,他先后创立了两家公司,并且两家公司最终都成为世界五百强。他就是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
1959年,稻盛和夫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创立了京瓷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稻盛和夫一个人无法同时兼顾各个部门的管理。
于是,他想到把公司分成了若干个小集体,让员工自我管理,采用独立核算的方式来衡量他们业绩的情况。因为这些独立核算的小集体的业绩,都直接与市场收入对接。因此他们对于市场的变化很敏感,能够快速地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
这种化小单位的经营模式,很像一种环境适应能力超强的生物——阿米巴变形虫。所以这种模式,也叫阿米巴经营模式 。这也是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由来!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有疑惑了,这不就跟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没什么区别吗?
实则不然,阿米巴经营模式与联产承包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之前又有什么联系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陈扬名在《阿米巴经营模式导入102问》中的阐述:
总的来说,阿米巴经营模式与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起到调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的作用。但是阿米巴经营并不是联产承包,两者在经营思想、推行模式、经营权利等方面,都用着本质的区别。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说一下:
一、阿米巴经营模式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
1. 经营思想的区别
阿米巴经营模式:员工具有经营者意识;阿米巴组织的生命力强,小集体利益服从公司整体利益;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巴长具有把阿米巴做强做大的决心和意志;有经营哲学对员工的熏陶和影响。
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思想觉悟低,只求解决温饱;没有合作观念,每个农户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农民之间容易产生冲突;缺乏集体利益思想。
2. 推行方式的区别
阿米巴经营模式:组建阿米巴推行委员会;建立审计、监督机构;进行授权体系设计;在阿米巴组织架构下定编定员;确定各级阿米巴负责人;定期召开阿米巴经营会议。
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3. 经营权利上的区别
阿米巴经营模式:公司总部给阿米巴赋权,阿米巴组织独立经营、自主核算,实现“全员经营”。阿米巴具有股权激励和奖金机制,也建立合伙人机制。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的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体体现在集体和农户的两个经营层次。集体在经营中的作用主要在土地发包,生产服务等,农户则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阿米巴经营模式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联系
第一,阿米巴经营模式与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创造过奇迹的经营模式。
稻盛和夫让阿米巴经营模式奇迹般的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在阿米巴经营的推动下,京瓷集团快速发展成世界500强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第二,两者都极大的解放生产力。
阿米巴经营模式,让每个“阿米巴”都像一个小企业,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为了提升生产率,不断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解放了老板,也解放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所以说,无论是阿米巴经营模式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时代选择的产物,都是能在符合当时的发展的实际条件下,改善经营情况,促进经济增长的。